■创业实验班——选拔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为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善创新的创业精英人才,学院从2011年始开设创业实验班。实验班贯彻“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办学 方针,实行全新的培养模式,有效融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专业深造、高质量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创业实验班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色:
● 培养模式:实行“四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实施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强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开设专业特色课程或专业提高课程,在导师的指导下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和创业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教学方式:课程教学采用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师资力量:实验班独立组织教学,选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任务,并聘请其他高校的名师和企业界精英为学生授课、指导创业;实行导师制,每位同学确定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科研训练、创业等。
●激励机制:学院在推荐交换生、学科竞赛、评奖评优、专业选择等方面,对实验班实行倾斜政策;实行退出与优补的竞争机制,不适合继续就读的学生将转出创业实验班,空缺名额面向普通班学生择优补录;完成学业的学生,在其毕业时由学院颁发“创业实验班”荣誉证书。
2012年天目学院开办会计学、园林两个实验班,每班拟招生30名 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大学习潜力的学生,在新生入学后第一周进行选拔。会计学实验班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 高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较扎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较系统掌握经济、管理、法律学科基础理论,精通会计,善于管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 到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或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业人才。园林实验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 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现代植物学及园林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到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或者在 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及养护的高素质应用型创业人才。
■坚持开门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校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瑞典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 学、科学研究等活动,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近三年来,我校有150余名学生参加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详见附件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简 介)
■加大新生奖学金奖励力度,积极鼓励广大优秀考生报考
(1)高考成绩列浙江省理科二批前10000名,奖励30000元/人。
(2)高考成绩列浙江省文科二批前5000名,奖励30000元/人。
(3)被天目学院录取的外省平行志愿或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其高考成绩高于生源省份当年录取重点分数线者,奖励1000元/人
(4)被天目学院录取的省内平行志愿或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列所被录取类(专业)前2%者,每人奖励1000元。
(5)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人;获全国二等奖的,奖励2500元 /人。获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奖励2500元/人。新生奖学金奖金不重复发放,有符合两项以上(含)发放规定的,按奖励金额高的发 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培养模式
学院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按照“宽基础、强实践、重创业”的培养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教育”的“121(X)”培 养模式。按类设置文理交融的基础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加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强化专业教育;设置个性发展模块,推行个性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 全过程,突出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2)转专业和人才培养立交桥
学生入学后,有再次选择类(专业)的机会。第一学期后,符合转类(专业)相应条件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类或专业(不含艺术类专业);第二学期后,可以在类 内按照规定进行专业分流。报考天目学院文理科专业且成绩列被录取的文科、理科考生前2%者,允许其在转类(专业)时,自由选择;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按不 超过2%的比例选拔特别优秀的二年级学生进入浙江农林大学本部学习。